过高的公摊面积比率
不仅让实际套内面积缩水不少
而且户主还要按建筑面积承担各种费用
这样既影响了居住感受
还增加了居住成本
所以
公摊面积、建筑面积、套内面积到底是什么?
公摊面积又具体包括哪些呢?
越大越好还是越小越好呢?
相信很多人买房,一看到公摊面积,都会忍不住对公摊面积感到疑惑。我们之所以排斥公摊,是因为买的房子是100平米,可能你自己只住到了70平米,却“莫名其妙”的被公摊了30平米。
公摊面积的计算方法和概念是加拿大商人嘉诚·李首创,并把它带到了香港,随后传播到了内地,现成为中国普遍适用的常态房产计算办法。
公摊面积
【公摊面积】:为了公共行为和公共活动方便开发商建设的建筑面积。具体包括:
是的,没有看错,就连你每天经过小区门口王大爷的那间保安亭,也是你买单的!
【套内面积】:就是室内面积,也是使用面积。
【建筑面积】:指建筑物外墙勒脚以上的结构外围水平面积,是以平方米反映房屋建筑建设规模的实物量指标。
【建筑面积】=【套内面积】+【公摊面积】
公摊面积会让购房者产生价格幻觉
例如,一套房子一共100平米(建筑面积70平+公摊面积30平米),以每平方米2万元的单价为例,总售价是200万元。如果按照套内面积来计算单价,单价却高达每平米2.86万元。
30平米的公摊面积,惊人的隐藏了8600元的价格差异;30%的公摊率,实际上却是增加了43%的住房费用,给购房者造成价格较低的错觉。
公摊面积隐藏了很多猫腻
公摊面积一直是业主心中不平衡的问题。尤其是那些通过祖孙3代“六个钱包”才凑齐了首付,贷款购买了一套房子,之后的每年还得为这公摊的面积支付各种费用。
然而这只是刚刚开始,近年来,随着商品房价格攀升,部分开发商更利用普通购房者对公摊面积缺乏深入了解与测算能力,不断推高公摊面积和公摊系数,使之快速上涨并超过了30%。
业主可以测量自家的实际使用面积,但是公摊面积却难以测量,这其中就存在很大的灰色空间。有的开发商甚至违背国家规定,把地下室、车棚都一并算入公摊面积。
南京某商住公寓一些户型的公摊面积竟然比套内面积还大,得房率只有42%。这样“中国特色”的售房方式让业主们怨声载道。
【注】公摊面积不包括:从属于人防工程的地下室、半地下室,供出租或出售的固定车位或专用车库,幢外用作公共休憩的设施或架空层
中国房地产市场有哪些特色
特色一:国际上基本都是按套内建筑面积或使用面积(使用面积=套内建筑面积-套内柱子+墙体面积)来计价的。继香港于2013年正式废除公摊面积之后,目前公摊面积是唯有中国大陆仍旧沿用的特色。
特色二:毛坯交付。表面上来看,公摊面积把房屋单价降低了,但是“毛坯交付”还是基本上只在我国盛行。而如果我们的房子精装交付会使总价上涨30%左右,使用面积会降低25%左右。
公摊越小越好吗?
一般来说,公摊面积过高降低套内面积,让购房者多花了钱;但是公摊面积过低,也意味着配套公共设施的规模缩小,影响居住品质。
不同建筑合理的公摊面积占比范围是多少呢?
无电梯的多层建筑:正常公摊率应为7%-12%;
无电梯的中高层建筑:公摊率应为10%-16%;
有电梯的中高层建筑以及有电梯的高层建筑:公摊率应为14%-24%。
国家或将废除公摊面积
国家住建部曾在去年的2月23日发布了一份征求意见稿 。其中第2.4.6条在网上引起热议, “住宅建筑应以套内面积进行交易”,如果这个意见稿正式实施,就意味着中国的楼市将告别“公摊面积”。
其实早在2002年,重庆就以地方法规的形式,取消了公摊面积。近几年,为回应民众诉求,广州、北京等地也开始出现按套内建筑面积计价的探索。
目前国家尚未就此发布正式规定,但是取消公摊面积乃是大势所趋,我们拭目以待!